茶馆不喝茶,银行拒存钱,雪柜没冰棒

如果说传统社会公益注视着整个中国,那么社区公益则着眼于一个点——社区。而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欧美国家的社区发达,尤其在美国,社区自治下,非营利组织非政府机构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这些包含着我们今天要说的社区公益

 

对于社区公益的定义、分类等,当今社会还没有形成一个普遍性的概念,多数学者将社区公益称为社区社会组织,与其他社区非政府组织划为一类。

社区公益成为新时期社区工作主体多元化的重要力量,在社区环境治理、助老助残服务、文化建设、空间再造和便民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它们亦能够以组织化和规范化的方式有序引导愿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具有社区公共精神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这对于基层社区的议事协商、居民自治、社区参与和志愿服务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便走进中国的社区,走进社区的茶馆银行雪柜



茶馆


每个月都会有一个周末,北京石景山八角北里社区活动中心的大厅,被“装扮”成茶楼的模样,专业曲艺演员们现场为观众带来一场两个多小时的公益演出。





除了快板、评书、相声、双簧等传统曲艺作品外,社区义务理发师、修表匠、敬老爱老等基层人物的先进事迹也被编辑创作成评书《八角演义》搬上舞台。

 

对表演感兴趣的老人还可以在这里朗诵自创的诗歌,或是参与快板剧的演出。

 

社区公益茶馆除了每个月固定一个周末的演出,每逢佳节也都会举行专场演出,现在公益茶馆早已名声在外,很多其他社区的老人也会慕名过来捧场。

 

更有特色的是,在这个茶馆里,持老年证的老人可免费观看演出,而年轻人则需要投10元公益金方可入场,这些公益金都将用在社区老年人服务上。





如今,对于家住石景山八角北里社区的老人们来说,每个月去公益茶馆看场演出的日子,都会成为他们早早标画在日历牌上的“重点”。


这个公益项目,由街道办事处协调出了部分资金,社区负责提供场地和水电。

 

而这些来表演的专业演员几乎都是义务和志愿行为,为的就是让老人们能有机会欣赏到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曲艺。 

 

社区老人:每次演出都让人乐得忘了烦恼。


曲艺演员:和居民互动,让创作更接地气。

 

 社区公益茶馆的发起者并没有想到能这么招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喜爱,不说场场爆满也是有了一批雷打不动的茶馆铁粉,让组织者及参与人员特别有成就感。

 

公益茶馆除了定期的曲艺演出外,还将继续扩大公益演出的覆盖面,并将在社区兴办一些公益类的创作班和表演班。

 

全都是免费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体验到曲艺表演和创作的魅力,甚至是中华文化的博大。

 


银行


近年来,四川成都武侯区各社区的公益活动可谓如火如荼,大家都根据自身社区的特色开展活动。

 

比如:

长寿苑社区设立免费开放的“漂流书屋”,书屋的书籍大部分由居民捐赠并传阅给其他居民。

 

太平社区开展“爱心汇聚力量筑梦启航未来”主题活动,促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给予困境儿童更多呵护。

 

而双楠街道广福桥社区出现了一种不存钱的“银行”

 

这个“银行”名叫爱馨银行,是用来做公益的,社区居民奉献爱心、参与志愿活动可以在这里兑换物品,可以说是只存爱心不存钱。




居民参加社区日常举办的服务活动、参加社区公益都可以获得相应积分。

 

“爱馨银行”是居民进行积分“折现”的地方,积分可换取日常生活物品。

 

“爱馨银行”里摆放的可兑换物品种类丰富,从“食”所需的米、面、油到“用”所需的纸巾、肥皂,生活所需物品基本上都有。

 

这样的模式下,居民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更加积极。通过建立广福桥社区公益志愿服务奖励机制,居民不仅可以兑换物品,还可以兑换服务。

 

在社区“爱馨银行”一旁有“快乐剪刀手”、“广福里水吧”等公益项目。居民可以通过积分兑换公益项目折扣,更实惠地享受理发、茶饮等服务。





这样一种志愿积分兑换模式,激励了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增强大家的责任感,让社区公益“再出发”。积分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爱意的循环。



雪柜


香港地方虽小,但几乎每角落都可以找到吃的地方。七百万人、15,000 间食肆,密度之高在世界数一数二。

 

爱食,算是香港人的文化。

 

但是在「食」如此重要的地方,却不太重视如何处理剩余食物厨余问题超市浪费食物等新闻屡见不鲜。

 

想要改变这些情况?好像很难。但其实珍惜食物,可以由你我做起。

 

购物前三思固然重要,但万一真的有过多的食物,也应该有一个地方让人分享出去。

 

分享食物这个概念,在部分欧洲城市颇为流行。既然有吃不完的食物,为什么不捐赠出去,让其他人受惠呢?

 

16年6月,香港深水埗的帕比安红茶书室建立了一个食物分享站——“社区雪柜”。内有雪柜和食物柜供人们摆放新鲜蔬果、干粮及柴米油盐等食物。





与我们聊过的美国食品银行不一样,街头雪柜的对象并不止是低收入人士,而是每一个人。

 

今天,你可能是捐赠者,只要你喜欢的话,明天亦可以在社区雪柜取你喜爱的食物。

 

“社区雪柜”发起人Hang Shuen在香港成长,近年在德国当记者,她发现,德国分享食物的概念十分流行。

 

比如有人会在酒吧外放置雪柜,市民将剩余食物放进雪柜,有需要的人可自取;又有食物分享专页,让公众自行交收食物。


“既然在德国可以实行,为何香港做不到?为何没人发起?”于是她走上了社区公益这一条路。

 

那社区雪柜中的食物又该如何确保质量?

 

Hang Shuen强调,社区雪柜是个平台,主要推广食物分享的理念,捐赠者和取用者有责任检查食物。

 

她们贴出告示,提醒包装食品的有效日期可分为此日期前食用”(Use By)和“此日期前最佳”(Best Before).

 

前者过期后不可食用,不能捐赠,但后者“过期”后,质量会变差,但不一定变坏,捐赠者和取用者要自行评估食物安全。


近年来,“共享”、“分享”概念盛行。从小的社区开始,从食物、从温饱开始,最终上升至我们的国家、人民,不正应了那句古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社区公益日益突出的作用获得基层政府和社区的认可。社区公益培育发展已有初步路径,但增量提质仍需潜心探索,挑战与机遇并存是社区公益发展面临的现实处境。

 

社区公益的孵化培育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比如入行引领、场地支持、资金投放、服务聚焦和能力优化等,这就需要社区枢纽平台的全面支持。


总而言之,发展社区公益既是推动社区治理服务创新的题中之义,又对推动社区参与增强基层服务力量有着重要意义,更能够丰富基层社区治理的主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