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阿拉这样过十一

今天,新中国已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秋高云淡的季节里,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街头路边布置的庆贺国庆景观,映入眼帘,关于新中国的许多尘封记忆被唤醒。

 

在那些年里,阿拉上海宁究竟是如何欢度国庆假期的呢?

 

50年代  国庆游行轰动申城

 

在国庆记忆之中,有一项“集体行动”必不可少,那就是国庆大游行。这也是上海人抹不去的激昂记忆。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欢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54门礼炮齐鸣28响,欢乐的人群与飘舞的旗帜、彩绸、鲜花,在天安门广场汇成了喜庆的锦绣海洋。

 

一天之后,千里之外的上海,也组织了一场盛况空前的国庆游行。根据上海市档案馆史料显示,10月2日下午3时15分,龙华水泥厂的工人首先燃起电光火炬。上海铁路客车管理所80余人一色蓝布制服手持火炬,十分引人注目。尽管当天雨势很大,但每个人都心潮澎湃,在雨中高声欢呼歌唱。




在接下来的6天时间里,职工们自发组织的庆祝会、游行活动此起彼伏。10月8日,全市的游行活动迎来最高潮。原计划20万人的游行,最终筹备会统计的报名人数多达44.7万人,而实际人数更是达到了50万人。

 

在上世纪50年代,国庆节当天,上海的工人、农民、解放军、学生、商人等,汇聚在一起,数十万人的游行队伍一路前行,让人热血沸腾。在《歌唱祖国》的配乐声中,有红旗飘飘的

仪仗队,有载歌载舞的表演队,有高举各种横幅的群众队伍。


70年代  过往的弄堂婚礼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印痕,在“老三届”身上留下了烙印。对于生于建国后的那代上海人来说,物质的匮乏并没有磨灭掉朴素生活中蕴藏的情趣。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虽说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但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依然需要“定量供应”。当时一般普通家庭没有财力到饭店举办婚宴,为了节约开销,弄堂婚礼在当时的上海流行开来,自然国庆节是一个常被有情人选作喜上加喜的结婚日子。

 

虽说是举办一场弄堂婚礼,在当时却也耗费巨大,单靠主人家是无法筹集所有的鸡鸭鱼肉等食品的。在当时的弄堂里,谁家要办婚事,邻里街坊就互相帮忙,有烟票的送烟票,有鸡鸭鱼肉票的送鸡鸭鱼肉票。大家都会想尽办法来促成喜事。来年另一家有婚事了,同样大家出票出力。




弄堂婚礼最忙碌、紧张的是准备工作。在和左邻右舍打完招呼之后,主人家一般会将所有的食物都提前备好放在一起,把原本就狭小拥挤的公用厨房间堆得无处下脚。

 

大家在忙碌中分享着即将到来的喜悦,欢声笑语点缀了物质不丰富的时光。到了婚宴那天,弄堂的邻里每家每户都会拿出自家的桌子,摆上圆台面,沿着弄堂一字排开,提供给主人家使用。

 

这样的婚礼在过去的上海是很普遍的。既省去了很多开销,又像过节一样热闹祥和。与如今豪华婚礼相比,弄堂婚礼散发出的更多是平凡、温馨和祝福。

 


90年代  爬出老虎窗看烟火

 

说起国庆节的欢庆热闹,上海现在年龄三四十岁的市民,他们回望自己在小囡辰光时,或多或少留着往昔的美好记忆。年幼的他们顶喜欢挤在茫茫人潮中观灯看烟火,随着人流到了人民广场,选一块落脚的空地,仰头搜寻观赏的好角度。

 

早些年,上海天际线上还没有那么多摩天楼顶,因而,抬眼看出去,能轻易收获窗外的璀璨烟火。那个时候的上海小宁爬上“老虎窗”看烟火,老扎劲格。

 

小时候过国庆,就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因为平常父母工作都忙没时间。而到了国庆节,大人一般早上起来就开始准备一天丰盛的饭菜。晚上吃完饭,大人会坐在家门口噶噶三胡,邻里之间唠唠家长里短。

 

现在回想小时候的国庆节,虽然简简单单,却很快乐。



千禧年代  国庆出游已成常态


1999年开始,人们国庆的活动内容出现转折性的变化,因为“十一黄金周”出世了。

 

由此,国庆节成了人们数日子盼求的一个悠长假期。人们根据自身所好筹划国庆节期间外出旅游度假,几年后,便成为闹猛的全民出游“黄金周”。



 



如今,国庆出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欢度国庆假期的常态。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出境旅游都已经不足为奇。

 

国庆旅游其实只是给我们多了一种休闲方式,无论出游还是在家,在假期中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才是最重要的。

 

从盛况空前的国庆游行,到璀璨夺目的烟花盛典,不管岁月如何变迁,那些年国庆回忆都会如珍贵的祖母绿一般,永远镶嵌在人们的心底。

 

2019,新中国70周年庆,国泰民安,一派祥和。然而和平来之不易,新中国从先辈们的累累白骨中重生,十一除了庆贺国庆,欢度假期,更重要的是缅怀先烈。

 

愿我们记往事之伤痛,铭先烈之牺牲,承革命之精神,念当世之甜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