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行善事,弄里见真情

小区门口开了一家慈善超市,得了空我便带上一些旧书捐赠。超市里有人捐赠物品,有人购买平价粮油,还有邻里共享区、便民租赁区、爱心角等,行善事的同时便民利民。

 

这样的光景似在哪里见过,是啊,这不像极了当年弄堂里那些善心善举吗。天灾来时弄堂组织的捐钱捐物,居委带着米面粮油慰问贫困家庭,弄堂里的共享区域,相互借盐借醋借黄酒……

 

想起那些善人善心善举,心头一热。


张阿姨的旧物回收


张阿姨当年是居委的一个官,嘴巴特别厉害,弄堂里的人大多被她训过。

 

东门有人吵架,西户有人占道,底楼有人私拉电线,二楼有人乱丢垃圾等等,张阿姨都要训。一边训一边给人收拾烂摊子,嘴巴上不饶人,急了眼还要骂那做错事的人。




这样的人有人讨厌自然也有人喜欢,姆妈欣赏张阿姨,说这是真性情。连带着幼时的我也爱粘着张阿姨,要不是怕被人嚼舌根,张阿姨都要变成我干妈了。

 

张阿姨的真性情还体现在“翻垃圾”这件事情上。

 

她会把垃圾角里的衣服、玩具、书籍、锅碗瓢盆等等,只要还能用,她都搜罗了。衣服玩具洗洗晒晒,锅碗瓢盆擦擦修修,旧书压压平,然后送到别的稍远些的弄堂,分给那里的穷苦人。

 

我曾问过姆妈为什么张阿姨不送给自己弄堂的人,现在懂得了她的小细腻。嘴里说着硬话手中做的却是暖心事

 

而姆妈有急事出门,会将我“丢”给张阿姨。不光是我,弄堂里穿开裆裤刚会跑的小孩张阿姨都带过。居委办公室里,她办公,几个小孩就在边上玩,热热闹闹的。

 

如何答谢呢?一碗上海宁最爱的阳春面就好啦。张阿姨吃遍弄堂里不同口味的阳春面,悄悄夸过姆妈的阳春面最正宗。




阿爸的自行车


弄堂里阿爸虽不是第一个买自行车的人,却是极其好说话。谁家有急事借下自行车阿爸都会应,只要人将车子完好骑回来就行。

 

左邻右舍,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一个借车人带头爱护阿爸的自行车,其他人便从善如流,导致阿爸的自行车收回来时总是比借出时要干净得多。

 

还有和阿爸上下班顺路的,都会搭个顺风车,当然,阿爸只敢载男的。那个时候国民体质可好了,载个大人骑个几公里都没有问题。

 

有人坐多了,也会带点小酒给阿爸,或者家里孩子的零食给我,以作谢礼。

 

阿爸的自行车可比现在的“共享单车”好用多了,毕竟不要押金。




胡太爷家的电视机


幼时弄堂里最富裕的胡太爷家最先有电视机,现在看来小小方方的黑白电视机在当时可是“紧俏货”,家家羡慕之。对弄堂里的大部分家庭来说,电视机的高价是他们无法承担的。

 

晴日傍晚胡太爷会把电视机搬出来放在院子里“共享”,周遭的人挤在一起看,像是看露天电影,和乐融融。

 

这样的“共享电视机”不仅是孩子们的最爱,连大人也爱围看这样的“稀罕物”呢。

 

胡太爷喜好做善事。幼时学校组织过为自然灾害受灾区捐款,他孙子总是捐的最多。弄堂里组织过捐赠旧衣物、旧书籍,他不光捐旧的,还会买些新的。还有吆喝着路过门口的老行当,胡太爷都会递一杯水喝。

 

一元钱是捐赠,一百块也是捐赠,一件旧衣是捐赠,一本新书也是捐赠,不存在爱心的伟大或是渺小,捐赠本身就是可敬的。因此胡太爷是弄堂里最受尊重的老人。

 




那时并没有铺天盖地的公益宣传,慈善、公益、爱心便已在弄堂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张阿姨凶悍的善意,胡太爷兼济天下,阿爸无差别的出借,如果你来到老上海的弄堂里,我一定要告诉你,别多想,他们就是单纯地想对别人好。


有些人也许已然消散,有些事也许逐渐被遗忘,但是那碗阳春面记得,那台电视机记得,那辆自行车记得,我也记得,记得弄堂里的那些好心人、暖心事。

 

你将手伸出,所有人都会握住或是搭在上面,不会有人觉得你是想给一巴掌,这就是弄堂,我心心念念想回去的弄堂。